移动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借调借调,借而不调!警惕基层随意性借调常态化
时间:2025-11-21 20:43:49来源:法治日报责任编辑:郭炬

一场公共事件的意义,不在于我们怎样去平息舆论的怒火,而是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将目光放到我们更加珍视的价值与规则之上。

针对大家关心的孩子之后的命运问题,律师表示,如果母亲一直拒绝抚养孩子的话,孩子只能依法被送往社会福利院。

《借调借调,借而不调!警惕基层随意性借调常态化》公众对扒门女的谴责,正表明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某些过火的言行,恰恰说明,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深入任重而道远。

相关报道
分享到:
  • 冬奥明珠绽放光芒 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全面完工
  • 我国将建"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体系
  • 外资“抢筹”A股市场 重点布局两大行业
  • “女子取快递被造谣”案:对网络暴力说“不”
  • 中国维和官兵在联黎部队医疗救援演练中大显身手
  • 63岁去支教!浙工大网红宿管大叔昨晚去井冈山
  • 办场婚礼除房子外还得30万 农村彩礼风要煞一煞了
  • 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国逝世 享年86岁
  • 最新数据!大熊猫圈养数量达到633只
  • 28日沪深股指涨跌互现 上证综指盘中触及3400点
  • 杜江任文旅部副部长 牛一兵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
  •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changanwang@126.com | 招聘启事

    Copyright 2015 www.chinapeace.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1 中国长安网 ? 2017版权所有